桃花源記黃發垂髫的意思(黃發垂髫的意思是)

黃發垂髫的意思?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意思是: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黃發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發。并:都。

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這句話出自于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記》。擴展資料: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

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

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

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短一ㄔ从洝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駱和黃組成詞語?

可以組成:駱驛不絕、黃發垂髫

解釋:

1、駱驛不絕:絡繹不絕,形容人、馬等連續不斷。

2、黃發垂髫: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成語?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

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

黃發垂髫指老人與兒童,成語出自出自《詩經·魯頌·圈宮》,《藉田賦》。東晉陶淵明也在其名作《桃花源記》中寫道“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指的是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黃發垂髫指幾歲?

黃發垂髫的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泛指八九十歲長壽的老年人。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古時兒童不束發,頭發下垂,因以“垂髫”指兒童。語出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擴展資料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出自周代-無名氏《詩經-魯頌-閟宮》;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黃發垂髫指老人與兒童。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還有依據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另外,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于《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表達了什么?

黃發是老人長壽的象征,指老人,垂髫指小孩,“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意思是“老人和孩子都幸??鞓贰?。

這句話描寫了桃花源中老有所養、少有所樂的美好的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表達了作者對桃花源中人們衣食無憂、和諧共處的祥和安寧的的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

《桃花源記》一文,作者陶淵明虛構了一個自然環境優美、社會風尚和諧、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和平的世外桃源、理想社會,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年齡?

是指3-9歲這個區間段。

黃發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

垂髫,chuí tiáo,古時兒童不束發,頭發下垂,因以”垂髫”指兒童。語出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垂髫:亦作”垂齠 “。指兒童或童年。髫,兒童垂下的頭發。

《三國志·魏志·毛玠傳》:”臣垂齠執簡,累勤取官。”

[晉]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清]戴名世《姚符御詩序》:” 符御 與余垂髫相識,稍長,各游學四方。”

郁達夫《青島雜事詩》之六:”握手凄然傷老大,垂髫我尚記當年。”

黃什么什么而發四字成語?

沒有黃什么什么而發的四字成語。

帶有黃和發字的成語有:黃發垂髫。

黃發垂髫

拼音:

huáng fà chuí tiáo

解釋: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出處:

《詩經·魯頌·閟宮》:“黃發臺背?!睍x·潘岳《藉田賦》:“垂髫總發?!?/p>

語法:

黃發垂髫作賓語、定語;指老人和兒童。

示例: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晉 陶潛《桃花源詩并記》)
我們到了喜馬拉雅山麓的小村,只見黃發垂髫,怡然自得。

近義詞:

黃童白叟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