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是什么軟件安全嗎(photozoom是什么軟件)

zoom是什么軟件安全嗎(photozoom是什么軟件)

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倒退,卻也給一些行業帶來逆勢爆發的機會,云視頻會議平臺就是其中之一。

在國內,疫情雖已基本被控制,但許多授課和面試,仍依賴于企業微信、釘釘等軟件。而在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的歐美,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像 Facebook、Twitter 等科技公司,甚至開始考慮未來 5-10 年的遠程工作規劃。

后疫情時代,網絡辦公很可能取代辦公室,成為工作的“新日?!?,而對于云視頻會議平臺,這就意味著無限的想象力與增長空間。

事實也證實了這種判斷。自從當年的 Skype 橫空出世后,云視頻會議賽道很久都沒這么熱鬧過。資本趨之若鶩,紛紛布局,霎時間,列強環伺,一場好戲靜待上演。

擊敗巨頭, 逆襲上位, ZOOM憑什么?

如果要說誰是疫情期間資本市場最閃耀的明星企業,那一定非 Zoom 莫屬。

很多人大概還沒聽說過 Zoom 的名字,它是一款在線視頻軟件,由華裔工程師袁征于 2011 年創辦,并在去年 4 月登陸納斯達克。

今年 1 月末,當新冠肺炎剛在中國爆發時,Zoom 只有 1000 萬日活用戶,股價徘徊在 70 美元附近。而在全球各地居家隔離令的帶動下,僅僅用了四個月,它的用戶數就突破了 3 億,與此同時,股價也翻了約 2.5 倍,達到 180 美元,堪稱美股崩盤時的一匹黑馬。

Zoom 的異軍突起,是在巨頭夾縫中求生存的故事。

在 Zoom 出現之前,這一領域不乏谷歌環聊、企業版 Skype、蘋果 Facetime 等重磅玩家。但有多年的行業從業經驗的袁征,深知它們的劣勢,通話質量、視頻延遲、資費等都有提升空間。

從一開始,Zoom 就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線。它沒有把自己并入其他平臺,而是在功能上保持著相對的克制,只專注于視頻會議。

比如,當時谷歌環聊和 Skype 的普遍做法,是要用戶先下載軟件、全部參會者都注冊登錄后,才能使用。而且頁面中,語音通話與其他社交功能混雜在一起,用戶體驗不算非常出眾。而在 Zoom,參會者無需下載任何軟件,甚至不需要登陸,只要主持人注冊賬號即可使用,使用十分便捷。

此外,早早確立的 2b 業務模式,也幫助 Zoom 在巨頭中找到了差異化路線。

2014 年袁征意識到,企業才是會議需求最剛性的用戶群體。于是,當年 8 月,Zoom 就將虛擬會議室容量擴展到 1000 人。要知道,作為 Zoom 的主要競爭對手,思科 Webex 的會議容量至今也只有 200 人。

這直接幫 Zoom 鎖定了眾多大型企業客戶。發展至今,世界 500 強公司中,有 1/3 都是都是 Zoom 的客戶;而全美 Top200 的大學也幾乎全部選擇了 Zoom 的服務。

2019 年 4 月,Zoom 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天股價便大漲 72.22%。

Zoom 之所以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除了產品和路線規劃外,更多的原因,則在于其注重利潤,而不是一味燒錢擴張,在 2017 年就實現了正向現金流。在強調融資規模和用戶增長量的硅谷, Zoom 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依靠技術和商業模式立足的公司,而非公關宣傳堆砌起的泡沫。

崛起的Zoom和恐慌的Facebook

其實,在 Zoom 崛起的背后,中國血統,一直是繞不開的話題。

在招股書中,Zoom 披露其大部分研發人員都在中國,這讓 Zoom 得以相對更低的人力成本,獲得對應的增長。

但在如今愈加分裂的大環境下,這也給 Zoom 帶來了不少麻煩。越來越多人借此表達對 Zoom 濫用數據、收集隱私的擔憂。和抖音 TikTok 一樣,這些聲音背后,都指向對公司中國背景的不信任。

而偏偏,Zoom 自身的確有過不少系統漏洞的黑歷史。最近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今年 4 月,因為產品設計不當,數以萬計的私人視頻,被上傳至公開網頁,包括公司財務會議、學生網課視頻,身體隱私畫面等等。

這場風波直接招致 Zoom 的全球信任危機,不僅被指責為“流氓軟件”,也被許多大客戶禁用,其中也包括 SpaceX、NASA、英國政府等。負面消息雖未阻止 Zoom 繼續增長的腳步,但流失掉的客戶資源,卻讓競爭對手嗅到了“獵物”的味道,幾乎在同一時間,放出大招——

微軟宣布給 Teams(前企業版 Skype)新用戶提供 6 個月免費試用;谷歌把環聊免費服務延長至 9 月,并推出全新品牌“Google Meet”。

還有最被看好的 Facebook,今年 5 月,新產品“Messenger Rooms”官宣,從已有資料來看,它更像一個 to C 版本的 Zoom。Facebook 整合了旗下三款應用 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 和 WhatsApp,將底層數據打通,使用戶能實現跨平臺通訊。

考慮到 Facebook 全球近 30 億用戶體量,Rooms 無疑擁有一個恐怖的起點。

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入局云視頻會議平臺,Facebook 的決定順理成章,只不過,除了要在疫情“新常態”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外,還有另一層因素。

流量上,Zoom 一類的云視頻平臺,已經觸及到了社交軟件的利益。

在居家隔離的大背景下,文字動態、照片、vlog 沒法再滿足人們爆棚的社交需求,因為互動屬性更強,視頻社交,成為更多人的“新寵”。

經過疫情,現在的 Zoom 早已不簡單是個“視頻會議平臺”,人們用 Zoom 上課、辦音樂會、“云聚餐”、開 party……從長遠發展看,這些都必然會擠壓到 Facebook 的生存空間。

“后疫情時代”新的生活方式,也會在商業只重構出新的模式、新的巨頭,但他們生命力如何、是否可持續,還要等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