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名稱大全及圖片(中藥材名稱大全)

常用的中藥有:

植物類中藥:狗脊,綿馬貫眾,細辛,大黃,虎杖,何首烏,牛膝,川烏,草烏,木香,紫菀,澤瀉,半夏,天南星,香附,

川貝母,浙貝母,知母,麥冬,天冬,百部,玉竹,竹茹,重樓,木通,胡黃連,銀柴胡,柴胡,甘草,防己,商陸,雞血藤,黨參,防風,連翹,太子參,威靈仙,續斷,川芎,附子,黃芪,白芍,白芷,赤芍,天花粉,生地,

黃連,板藍根,藁本,升麻,北豆根,山豆根,紫草,葛根,苦參,延胡索,羌活,山藥,地榆,前胡,龍膽,沙參,天麻,巴戟天,遠志,石菖蒲,防己,人參,紅參,三七,莪術,三棱,當歸,蒼術,冬蟲夏草,桔梗,徐長卿,地黃,秦艽,黃芩,

白蘞,白前,白薇,茜草,白術,郁金,玄參,丹參,土茯苓,白芨,射干,姜黃,燈芯草,蘇木,桑寄生,降香,沉香,通草,大血藤,鉤藤,

地骨皮,五加皮,丹皮,白鮮皮,香加皮,桑白皮,合歡皮,肉桂,厚樸,杜仲,苦楝皮,黃柏,

大青葉,淫羊藿,枇杷葉,羅布麻葉,艾葉,番瀉葉,側柏葉,紫蘇葉,淡竹葉

紅花,西紅花,玉米須,夏枯草,款冬花,丁香,金銀花,辛夷花,洋金花,槐花,

山楂,木瓜,秦皮,枳殼,枳實,五味子,砂仁,豆蔻,草果,巴豆,馬錢子,女貞子,梔子,牛蒡子,牽牛子,金櫻子,益智,葶藶子,地膚子,牽牛子,蛇床子,補骨脂,決明子,沙苑子,菟絲子,

桃仁,山茱萸,肉豆蔻,薏米仁,蒺藜,棗仁,柏子仁,杏仁,

麻黃,魚腥草,半枝蓮,穿心蓮,益母草,紫花地丁,金錢草,薄荷,荊芥,藿香,香薷,茵陳,蒲公英,車前草,大薊,肉蓯蓉,鎖陽,白花蛇舌草,靈芝,茯苓,豬苓,乳香,沒藥,五培子,兒茶,血竭,松香,蘇合香,海金沙,青黛,冰片

動物類中藥:雞內金,蟾酥,石決明,蛤蟆油,血余炭,水蛭,全蝎,地龍,金錢白花蛇,蜈蚣,珍珠,僵蠶,牡蠣,海螵蛸,桑螵蛸,牛黃,斑蝥,蜂蜜,蘄蛇,蛤蚧,海馬,烏梢蛇,麝香,鹿茸,羚羊角,土鱉蟲,五靈脂,熊膽,鱉甲,紫河車,阿魏,

礦物類中藥:朱砂,雄黃,自然銅,赭石,硫磺,芒硝,滑石,爐甘石,石膏,白礬,輕粉,

經常有患者或家屬前來詢問:醫生處方上的中藥名與實際拿到的中藥材小包裝上的名稱不盡相同,是怎么回事?是藥房抓錯藥了?當然不是的,藥房有三查七對制度,還有專人負責藥物校對,出錯幾率極小。出現這種差別的原因在于中藥名稱的由來有趣而復雜。

1、【產地原因】道地藥材名遠播。

道地藥材歷史悠久、品種優良、療效突出,是優質藥材代名詞,所以許多中藥冠以產地地名,比如:安徽滁州的菊花,廣東新會的陳皮,河南懷慶的山藥,分別稱為滁菊、新會皮、懷山藥。

2、【炮制原因】經典炮制增藥效。

為了減低某些藥材毒性、增加療效、改善口感等原因,中藥材大多需要經過專業加工炮制才能入藥使用,因而許多中藥名稱前有炮制的手段方法注明。?比如:醋制香附、酒制當歸、麩炒白術,一般醫生會簡寫成制香附、炒當歸、炒白術。

3、【別名原因】文化傳承別名多。

不同的歷史朝代、地域省份,對同一中藥稱呼不同,但又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廣泛使用,因而沿襲下來許多不同的名稱。比如:玄胡就是元胡,因避諱皇帝名諱而改名;金銀花又稱雙花;甘草又名國老;預知子就是八月扎等等。

4、【簡寫原因】書寫白字也認可。

有些中藥名稱筆畫繁多、生僻難懂,因此,許多中醫師以讀音相同的白字代替。比如:牛膝寫做牛夕,豆蔻寫成豆叩,鱉甲寫成必甲,都是比較常見的。

因此,當患者看到中藥名稱存在疑問時,應及時咨詢專業中藥師或者中醫師,不可自己妄下判斷,取之服用或者棄之不用,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