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除了豆漿,牛雜,粉,還有哪些本地小吃 梧州好吃的小吃

梧州除了豆漿,牛雜,粉,還有哪些本地小吃

作為廣西的一個小城市,梧州存在感比起同省的桂林、陽朔、北海等,還是弱了許多。但其實,梧州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還享有“綠城水都” 、”百年商埠” 、“世界人工寶石之都”之美譽。

梧州本地小吃中,除了各種牛雜和粉,還有不少特色。

和許多廣西小城一樣,梧州小吃生炒田螺,非常著名,已有250多年歷史。

民間有句話說,“雞湯甜,鴨湯臊,飲著螺湯不抬頭!”

炒田螺是梧州的風味小食之一,將活田螺處理干凈后,把螺尾去掉少許,以便入味。然后配上蒜泥、姜末、酸筍、豆豉、紫蘇和辣椒,炒至近熟后加入豬骨湯熬至螺香四溢即可趁熱食用。也有一種是不用豬骨湯熬的,直接用蠔油生炒。

梧州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多田螺攤,每晚入夜,坐在小桌邊吃田螺的人就絡繹不絕。

田螺和石螺鮮美中帶香辣,滋味好得很。這里除了田螺、石螺還有酸筍、豆腐果,還有寬切粉。將活田螺處理干凈后,把螺尾去掉少許,以便入味食用。然后配上蒜泥、姜末、豆豉、紫蘇和少量辣椒或胡椒粉,炒至近熟后加入豬骨湯熬至螺香四溢即可趁熱食用。田螺肉鮮甜可口,田螺湯美味無窮。

另外,還有名聲在外的蒙山肉丸。

蒙山縣的豬肉切成肉條,將尚有余溫的新鮮瘦肉放在光滑的石板上,用木棍捶成肉泥,再加入菱粉水、蛋清、小蘇打等配料用力拌勻即可制丸,最后將丸放在80度水中文火煮至浮起即可。

這小小的肉丸子,可燜,可炒,可煮湯,可入料火鍋,香甜脆口,絕不膩喉,老少皆宜。

這里還有一道鮮美可口的特色菜——豆腐釀,又稱煎豆腐。

相傳,豆腐創始于漢初的淮南,因之美味而傳遍江南一帶。宋元時期,豆腐已成為十分普遍的食物。

另外,因為這里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竹子資源非常豐富,蔥蔥郁郁的竹林遮天蔽日,蒼翠欲滴。

每到春天,河畔、山上的竹筍就沐浴著春雨破土而出,人們這時總要采回一籃籃嫩綠可愛的竹筍,制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竹筍釀。

延伸閱讀

梧州美食排行榜前十

1、梧州紙包雞

紙包雞在制作技藝上,為了追求口味的正宗與地道,精選本土農家散養三黃雞為原料,切件后,配以老抽醬油、姜汁、八角、茴香、陳皮、草果、紅谷米、古月粉等調味料及蔥白粒腌制,綴以少量白酒,以玉扣紙逐件包裹,再以花生油入鍋浸炸而成。

獨創的隔紙浸炸烹飪法,鎖住了雞肉及調味料原有的味道,所以能保持雞肉的鮮嫩甘滑、醇厚不膩,色澤金黃、氣味芳香。制作工藝獨特,名揚海內外。

2、龍虎鳳燴

龍虎鳳燴是梧州的一道傳統名菜。選用廣西特產野味為原來,配以香菇、木耳、陳皮等20多種佐料精制而成。食用時氣味芳香,口感嫩滑鮮美,有“桂東南第一味”的美譽。

3、神仙缽

梧州市飲食市場上的一朵奇葩,又叫打邊爐。將白醋、紅糖、砂姜倒入瓦缽中,放在炭爐上熬成湯。水開后。即將調好的肉料逐一放在缽內燙熟食用,形成了甜酸爽脆的風味,吃起來飄飄欲仙,故名“神仙缽”。

4、梧州蛇宴

蛇宴制作根據不同的蛇品種,可用蒸、焗、煎、炸、炒、熬、煲等不同的烹制方法,配以各種不同的佐料制作成各款粵式、川式美味佳肴,是一種極佳的保健食品。蛇宴中的用蛇生宰即制為之上品,可將所得的鮮蛇血、鮮蛇膽調制成鮮蛇血酒、鮮蛇膽酒,這是蛇宴席上不可多得的佳釀。

5、蒙山肉丸

以蒙山縣皮薄肉嫩的雜交豬肉為原料。蒙山肉丸以其爽滑鮮美而深受食客稱譽。

6、三黃雞

以岑溪、藤縣等為產地,因雞嘴、腳、羽毛均呈金黃色而得名,肉紋幼嫩、平胸肉厚、味道鮮美,為宴席上等佳肴。

7、藤縣同心米粉

已有近200年的歷史。選用藤縣同心村的優質大米和優質水,經科學方法和傳統工藝精制而成。其粉絲幼滑、油光白凈、呈半透明、速熟耐煮、湯清不濁、入口爽脆及細幼美觀等特點而久負盛名。

8、雙錢龜苓膏

雙錢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藥膳。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制而成。其性溫和,老少皆宜。

9、艇仔粥

開始時只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配入熬爛的稀粥中,后來增加了許多配料,如海蜇、花生、腐皮、蔥花、雞肉、鴨肉、瘦肉、豬牛下水等,吃起來鮮香可口,大受顧客青睞。

10、田螺雞煲

田螺雞煲是一種將田螺與三黃雞件混和在瓦撐鍋內的美食,配以甜筍、生姜、紫蘇等料,肉嫩湯鮮,香味誘人。

廣西梧州美食

梧州紙包雞,使用當地散養的三黃雞制作而成,肉質特別鮮嫩甘滑。

岑溪豆腐釀,使用五花肉跟豆腐做成的美食,外酥里嫩,吃起來鮮香十足。

神仙缽,也被稱之為打邊爐,是當地的特色美食。

滑肉粉腸,口感特別爽滑鮮嫩,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岑溪米粉,在當地名氣特別大,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