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文化苦旅》 評價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網友提問: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嘆》值不值得閱讀?

優質回答:

文化小販-——余秋雨

王蒙——郭敬明?

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

《文化苦旅》可以當做中學階段和《讀者》配套看看也就算了,如果從現在的角度,請告誡自己,必須戒掉。

在《文化苦旅》中的《西湖夢》一文里,余秋雨這么說:“梅妻鶴子有點煩難,其實也很寬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兒找不到幾叢花樹、幾只飛禽呢?在現實社會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個林和靖是最容易不過的?!?/p>

林和靖“梅妻鶴子”的典故應該是很出名的,《宋史》卷四五七中明明白白寫著:“……逋不娶,無子……”一個本來沒娶妻沒孩子的人,到了余秋雨這里卻成了有妻小,這就很荒謬了。當然,余秋雨先生自是可以提出新的觀點,認為《宋史》記載有誤,但是在基本公認林和靖無后的情況下,什么都不加解釋,就直接宣稱人家有妻小,這也不太好,誤導了不少讀者。

再比如《文化苦旅》中這篇《洞庭一角》:“但是,你管你封,君山還是一派開放襟懷。它的腹地,有舜的女兒娥皇、女英墳墓,飄忽瑰艷的神話,端出遠比秦始皇老得多的資格,安坐在這里?!?/p>

娥皇女英是舜的女兒?這就厲害了,稍讀過書的人都該知道,娥皇女英明明是舜的妻子,在這里卻成了女兒,細思恐極。不過在后來的版本中,這個錯誤被改正了過來,之后版本中改成了“堯的女兒”。有的東西就是一字之差,改起來還容易,有些東西余先生可是很難改掉的。

還是同一篇文章里:“你看,正這么想著呢,范仲淹身后就閃出了呂洞賓?!翘迫?,題詩當然比范仲淹早。但是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跡掩蓋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這位道家始祖?!?/p>

這就更厲害了,東漢末年道教就很昌盛了,好端端的唐朝人呂洞賓居然成了始祖,而且余秋雨先生明顯沒搞清道家與道教的區別,寫成道教始祖也就算了,寫成道家始祖又是什么鬼。況且一個唐朝人,不管是和道家始祖還是道教始祖都完全沾不上邊啊。書中這里就明顯屬于沒話找話了,因為呂洞賓僅僅是唐朝一個道士,和道家始祖沒關系,但是如果寫成祭祀這位道士,似乎就不夠有感染力,寫成祭祀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原型,似乎顯得迷信也不大氣,為了強行找話說,居然給呂洞賓欽定了道家始祖這帽子,呂洞賓可戴不起啊。

很多人喜歡罵余秋雨的人品,關于余秋雨人品的黑點,無非就是婚外情、詐捐以及文革中如何如何那些事,大多似是而非,構不成什么真正的黑點,況且因為人品就否定一個人的書是不可取的。

可是,就算我們咬咬牙不看作者的人品,去回歸文本,讀讀他的書,也要忍不住感慨這寫得什么東西。余秋雨先生似乎反省過自己年輕時寫文章太愛掉書袋了,這種反省倒像在自夸,問題根本不在于掉不掉書袋,而在于你掉的東西許多都是錯的啊。寫的又不是小說,既然帶著文化兩個字,好歹對文化多一點點尊重啊。有本書叫《石破天驚逗秋雨》,考察了余秋雨書中的文史差錯,竟多達一百多處,沈萬三住進了后人建造的房子里,莫高窟從山上跑到了沙漠中。如此扯閑淡,厲害了。

其實有錯倒也沒什么,誰寫文章能保證沒錯呢,但是有了錯,別人指出來,好歹回應一下或者修改修改吧,可惜對于大部分問題,余秋雨視而不見。這么多年了,那些錯誤依然停留在文章里,好在我們的讀者比較寬容,而且忍心讀余秋雨的人未必對這些方面太挑剔?!段幕嗦谩愤@類書頂著一堆文史錯誤打著文化旗號的書居然暢銷那么久,也是有趣。

我覺得寫這種談論文化的文章,做到材料的信實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實扭曲材料也不是不可以,馬伯庸先生扭曲了一點點史料,編了許多三國故事,這也挺好的。但是馬伯庸不會把這些文章定義成文化宣教者這類的東西。余秋雨想要談論文化,那還是要保持材料的信實??上в嗲镉晗壬霾坏竭€不愿意改,那么想必是他的作品內涵很厲害,很有深度,材料正不正確都無所謂。

可惜的是,余秋雨先生的絕大部分文章實在膚淺得嚇人,把復雜的歷史或文化現象簡單臉譜化處理,然后用高中生頂尖作文的文筆處理一番,或者單純就是圍繞一個事物把各種材料堆砌上來(其中不少材料還是錯的)。

比如《道士塔》(被列入語文教材)一文中,余秋雨描繪了王道士這樣一個愚昧無知賤賣國寶的罪人形象,把敦煌國寶的遺失全賴在王道士一人頭上,然后痛心疾首狀感慨一番。這典型的臉譜化寫法,像唱戲一樣塑造一些大忠臣和一些大奸臣,然后拿起筆毫不費力地將塑造的大奸臣形象批判一番,再贊揚一下大忠臣,獲得了不少讀者掌聲,讀者也跟著他樹一個稻草人憤慨攻擊,大家發泄一通,全然不顧歷史事實是否如此。其實余秋雨對于王道士的許多評價是不太公允的,但是塑造大惡人罵一番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啊。

我不太清楚是余秋雨先生水平真這么低,還是中國讀者水平太低,作者為了暢銷為了吸引讀者故意放低了思想內涵,但無論如何,討論“文化”這么嚴肅的東西時做簡單甚至謬誤的處理,難免誤導讀者,十分不妥。

《文化苦旅》之所以爛,是因為它爛得不夠明顯,一開始讀起來還不覺得爛甚至會稱贊這是好書,讓人難以產生防范。沒意識到書的問題,那么讀者就很容易潛移默化受此影響,可真是糟糕得很了。

石破天驚逗秋雨是李賀的一句詩。不是真的要逗余秋雨。

至于《千年一嘆》,這么說吧,當你寫本《小學生行為守則》,沒人說它是爛書,因為它的職責僅僅是教小學生怎么做事,但非要把這本書比成《人生的意義》一類的東西,那就要挨錘子了,因為這會誤導人們曲解“人生的意義”?!段幕嗦谩芬彩且粯?,如果定位成消遣讀物,別冠以文化之名,別在每一篇文章后加上似是而非的總結思考,別把自己定位成文化宣教者。但余秋雨既然把它叫成文化,問人這不值得讀,這就讓人有點難受了。

其他網友回答

秋雨先生的這兩本書雖然是曾經在中國圖書榜上有名,據說銷量也不錯,當你靜心的細讀后,你就會有一種被哄的感覺,很有一種被誤引的嘆息。他的書中有不少部分文章實在不能稱為高論,有些觀念競膚淺得嚇人,把曲折漫長的歷史演變或多元的文化發展現象用自己很淺浮的觀念,統統貫于簡單臉譜化處理,用中學生用于參加高考的作文的文筆揮灑一番,用單純某一個事物把各種不同時代的文化材料堆砌上來,給人以說教的口吻,這里面不免有些是錯誤的,有的歷史事件都做到張冠李戴,在這一點上實在不可恭維。

余大師的這兩本兒書,如果定位成消遣讀物,倒也可以稱之為只當做心靈雞湯看看吧了,再別冠以文化之名,他的許多觀點和認為并不能作為學術研究和鉆研的方向,再別在每一篇文章后加上似是而非的總結思考,別把自己定位成文化宣教者,這里面很多存在與存在的誤導的傾向。

余秋雨既然把它叫做文化,我看也就是只能夠稱之為一種快餐文化,問人這不值得讀,這就讓人有點難受了,如果當你的時間特別充裕,你實在沒事可干的時候,看看也就罷了。

其他網友回答

我個人喜歡看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行者無疆》等書,《千年一嘆》沒看不敢妄加評論。其中《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部分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并在《收獲》雜志上以全年專欄的形式連載過。全書是借山水風物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缎姓邿o疆》用余秋雨教授自己的話解釋就是“一場歷時不短的歐洲之旅或生命冒險”?!渡骄庸P記》也可以說是作者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文化苦旅》)。

其他網友回答

個人觀點,不喜歡余秋雨的作品

其他網友回答

不知道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