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不殺袁崇煥會打敗滿清嗎 崇禎為什么殺袁崇煥

網友提問:

袁崇煥到底是滿清的奸細,還是漢族的英雄?崇禎帝殺他是對還是錯?

優質回答:

評價歷史人物需要客觀,需要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人士感情動物,不能標簽化!

袁崇煥是明末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后人對他的評價比較極端,有人說他是一個英雄,有人說他是漢奸,歷史上也很少出現評價如此極端的一個人,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去判斷呢?

想要全面的分析這個人,就要從一些代表性的事件下手。

首先關于他的一個爭議話題是,他到底有沒有欺君妄言?

袁崇煥家庭背景并不算好,父輩都是經商之人,可能今天的商人都比較有錢,可是這個階級在古代算是下等人。所以他就想通過科舉改變這種狀況,但是他本人并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一直考了十二年才中舉人。

后來他被委任為縣令,等到工作三年以后回京述職,在這個過程中被一個都察御史看中,被舉薦給君主處理遼東后金事務。在和君主的談話中,他承諾五年之內平定敵人,但是后來他告訴同僚這只是為了討君主開心,說白了就是讓君主重用自己,其實自己沒那么大能耐。

但是奇妙的一點是,最后他被“逼”到戰場上以后,也能在邊境盡力抵抗,而且還取得了很多勝利,所以說他是欺君是存在爭議的。

其次是說他資助敵人。

當時的滿人跟蒙古是同盟關系,二個民族也會經常通婚來保證同盟的牢固。所以袁崇煥就想用“賣糧”的方法瓦解他們的關系。具體的內容是自己把將士賣給蒙古,不過不要他們的錢,因為他們是游牧民族,本身的農耕業非常落后,糧食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而馬匹對于自己來說也很重要,二者可以進行交換。

當崇禎問他對方把糧食資助給盟友怎么辦,袁崇煥卻堅定的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因為糧食這種物資是不會輕易給別人的。崇禎看他如此堅決,就同意了他的這個策略??墒敲晒湃嗽诤笃诖罅Y助滿人糧食,所以很多人也通過這件事說他賣國。

但是我們用理性的眼光來看,這只能算是一個戰略失誤,也是作戰過程中比較正常的事情。

最后是他給敵人帶路。

這件事情也是最終給袁崇煥定罪的依據,當時滿人久攻邊關而不下,但是又不敢繞過去直打北京,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他們后方還有一個東江鎮。這個據點的首領是大將毛文龍,“袁老板”因為個人原因,不經過君主的批準直接定罪殺了這個大將,隨后大將的手下們不服,紛紛叛逃投奔了滿人。

這個格局直接讓后金沒有了后顧之憂,所以他們放下遼東關口,直接繞道沖擊北京。正是因為這件事,京城中的很多大臣都認為袁崇煥有通敵嫌疑,很可能是他作為引路者把敵人帶過遼東,其實這又是他的一個失誤而已。

所以介紹了上面這三件事情以后,我們對這個人物就能做出合適評判了。

如果說他是漢奸,其實是不怎么成立的,以當時他手中的權利,想要賣國根本沒必要整這些事,“曲線賣國”也著實太麻煩了一點,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扇绻f他是英雄,那也是有點牽強。袁崇煥本人并不具備多么強的能力,決策一再失誤也最終落得悲劇。

總得來說他就是一個體現人性復雜的人,在那個時期成為了關鍵先生,但最后被殺還是有點可惜的。特別是對于當時的崇禎來說,他需要用人??!

其他網友回答

我都替袁崇煥感到累,千刀萬刀的都算了,死了幾百年了還被懷疑!一,他做內奸對他有什么好處。二,如果是他為什么不直接反了。清兵已臨北京城下,加上他的鐵騎他需要進城送死嗎?崇禎就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料。軍事不懂,朝堂也搞不定,又遺傳朱家的多疑,自私,寡恩。他稍微強點。一手牌雖不好,但也不至于打的亡國!

其他網友回答

如果袁承煥是奸細,那么他就守著山海關就行了,還回北京救援干嘛,有病吧!

其他網友回答

袁崇煥是明朝頭號抗金名將,偉大的民族英雄,南明滿清民國新中國都為袁崇煥平反,當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更評價袁崇煥為明末愛國領袖。

袁崇煥對后金的戰績在明朝抗金名將中一枝獨秀,可以說在袁崇煥之前的明朝將領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后金軍主力交鋒只有敗績沒有勝績,在袁崇煥之后的明朝將領對皇太極等后金暨滿清軍主力也只有敗績沒有勝績。

袁可立、孫承宗、毛文龍等明朝抗金名將雖然對后金也有勝績,但他們擊敗的都不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傾巢而出的后金軍主力,比如袁可立、毛文龍等主要是從海上襲擊后金的后方遼東半島,而孫承宗主要是坐鎮后方指揮明軍收復后金軍主力已經撤退只留下部分軍隊留守的城市。

1626年的寧遠大戰,袁崇煥指揮一萬多明軍大勝后金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帶領的十三萬后金軍主力(號稱三十萬),根據《徐光啟集》記載,袁崇煥指揮明軍擊斃一萬七千多后金軍,使努爾哈赤遭遇44年戰爭生涯唯一一次慘敗,努爾哈赤也被火炮打傷,七個月以后死去。

值得一提的是,寧遠大戰之前,努爾哈赤依仗絕對優勢的兵力威逼袁崇煥投降后金,袁崇煥大義凜然地說“來兵稱三十萬虛也,約有十三萬,吾修治寧遠,決守以死,豈肯降耳”《東華錄》,由此可見,袁崇煥對明朝的赤膽忠心,抱定必死決心與努爾哈赤決一死戰。

1627年的寧錦大戰,剛剛繼位的皇太極為了替父親努爾哈赤報仇,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四大貝勒及濟爾哈朗、阿濟格、德格類、豪格、岳托、薩哈廉、瓦克達等帶領七旗近十萬后金軍主力大舉進攻寧遠錦州,結果又被袁崇煥指揮明軍打得慘敗,明軍重傷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等貝勒,擊斃努爾哈赤的侄子覺羅拜山及巴希、額真博博圖等后金軍將領,殺死殺傷一萬多后金軍,皇太極被迫狼狽撤退。

由此可見,明朝抗金名將中只有袁崇煥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后金軍主力的克星,袁崇煥與皇太極有殺父之仇,怎么可能是后金暨滿清的奸細,題主的這個提問非常腦殘而且無恥,是對偉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污蔑與不敬。

1629年的北京保衛戰,由于崇禎帝不聽袁崇煥關于皇太極“有西向窺視中原”的多次提醒,反而逮捕袁崇煥派去協防薊州的關寧軍將領,導致皇太極帶領十萬后金軍主力繞道蒙古大舉南下進攻北京。

為了崇禎帝及北京老百姓的安危,袁崇煥帶領關寧鐵騎千里迢迢救援北京,但皇太極不敢與袁崇煥交鋒,面對袁崇煥的追擊堵截幾次都繞道而行直逼北京,袁崇煥不得不與皇太極在北京進行決戰。

副總兵周文郁提醒袁崇煥不宜去北京城下與后金軍作戰,但袁崇煥掛念崇禎帝的安危,大義凜然地說“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茍得濟事,雖死無憾?!?/p>

于是,袁崇煥不顧個人安危,帶領九千關寧鐵騎快馬加鞭來到北京城下與皇太極的十萬后金軍主力決戰。

但崇禎帝卻中了皇太極與漢奸范文程、高鴻中、鮑承先等人的反間計,拒絕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進城休整,北京城的明軍甚至辱罵殺害關寧軍士兵。

在缺衣少食天寒地凍露宿城外的艱苦條件下,袁崇煥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帶領九千關寧鐵騎大勝莽古爾泰、阿巴泰、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豪格、思格爾等左翼四旗幾萬后金軍及兩千蒙古騎兵,阿巴泰、阿濟格、思格爾等三部后金軍都被袁崇煥擊潰,幾千后金軍慌不擇路踩破冰面淹死在運河中。

袁崇煥又派五百火炮手四面轟擊皇太極的大營,后金軍傷亡慘重,皇太極狼狽撤退。

就在袁崇煥剛剛取得北京保衛戰勝利不久,就被中了皇太極一伙反間計的崇禎帝逮捕下獄,奸臣溫體仁及魏忠賢閹黨余黨落井下石對袁崇煥污蔑陷害,最終崇禎帝在1630年八月自毀長城,把民族英雄袁崇煥千刀萬剮。袁崇煥遇害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留下“忠魂依舊守遼東”的千古絕唱。

袁崇煥赤膽忠心勤王血戰北京打退后金軍主力,卻被崇禎帝千刀萬剮傳首九邊,讓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比如袁崇煥的部下祖大壽等后來殺害抗金名將何可綱投降后金。

但崇禎帝卻一錯再錯,1632年崇禎帝又冤殺了抗金名將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導致孫元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帶著一萬多人的艦隊及西洋火炮投降后金,從此以后,明朝徹底失去對后金的艦隊與火炮優勢,在與后金暨滿清的戰爭中江河日下敗局已定。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