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王維是哪個時期的(下面哪位詩人是初唐四杰之一王維王勃韓愈柳宗元)

網友提問:

開元最后的名相張九齡是王維、杜甫崇拜的詩人,如何評價這位詩人?

優質回答:

因為張九齡深為時人所敬仰,所以李白,杜甫都頌揚他。

其他網友回答

說起唐朝,你們心中的男神是誰?謫仙人兼旅游達人李白?還是一生漂泊居無定所的杜甫,還是風流佛系的白樂天?其實,真正的男神、大boss都喜歡在幕后潛水。那么唐朝真正的男神是誰呢?我先賣個關子: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 唐代開元盛世最后一名賢相,唐玄宗是他的迷弟;

3、 唐朝既有權位,又有品德,還文采出眾的文壇宗主,杜甫、王維、孟浩然都寫詩給他表達如滔滔江水的敬仰之心

如果這都猜不到,那就繼續聽我講他的故事。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唐朝,在廣東韶關,有一位少年,長相俊俏,又活潑聰明,因為他家鄉在韶關曲江,人人都叫他小曲江。小曲江,天賦異稟,13歲就在班里寫得一手好作文,經常被老師拿來當范文,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了。

說來著小曲江果然不負眾望,25歲就高考成功,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四五十歲高考沒考上的大有人在。從此小曲江,走出了大山,進入長安,獨自去挑戰新的世界,從小曲江成長為曲江先生。

去油膩法則一:做人要有準則,不能亂拍馬屁

要說這成功之路,光靠努力不行,也得靠運氣,曲江先生就是幸運兒,他的才華得到了一位正國級干部兼大唐文聯主席的賞識,因為都是同姓,還主動和他查家譜,找個了十竿子打不著的同族關系,這樣一來,曲江先生就無敵了。如果深諳官場法則,曲江先生可是要好好背靠這棵大樹,可曲江先生,是有原則的,對這位貴人并不是阿諛奉承,惟命是從,而是君子之交,因而,這位貴人更加喜歡他了。

去油膩法則二:謙虛做人,多干事,不要老是拿資歷吹牛

也就是因為曲江先生,做事有準則,敢于說真話,才在大唐紀委當官沒幾年,39歲的曲江先生就得罪了當時的大唐王朝二把手,被辭退回老家休息。40歲,不惑之年,標準的大叔一枚。卷鋪蓋回到嶺南老家后,他沒做憤青,也沒有整天打牌,更沒有拿著在中央當官的資歷到處吹牛皮。而是看著家鄉的大山發了愁,嗯,他想給家鄉修路,帶領鄉親致富!

果然,這個想法得到了中央批準,曲江先生當起了工程師,修建了當時的京廣線。

這個時候的曲江先生,空閑了也和好友自駕游,又一次他們來到了廣州看海,望著眼前的大海,寫了一篇很佛性的游記,寫完后他并沒有配了幾張直男自拍照發朋友圈,而是自己放到筆記本里藏了起來。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

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

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去油膩法則三:做事注重細節,充分準備,樹立靠譜形象

路修好了,也正好中央缺人,他便重新被中央任用,回到京城當官。這次上任,中央讓他到大唐朝的組織部當官,主管人才選拔和考核。對于這個職位,曲江先生,充分發揮了做事要注意細節的特質,對于人才選撥親自下基層、發問卷搞調查,事后寫了厚厚一摞調查報告,排版精美,裝幀美觀大氣,讓領導很是喜歡。

去油膩法則四:注重行為舉止,穿著大方、簡潔、得體、更要優雅

畢竟當官不是那么好玩的,曲江先生經過又一次降職出京后,又回到了首都。由于曲江先生名聲在外,寫的好文章,做事認真靠譜,這次,大唐王朝讓他擔任行政部部長,主管草擬國家公文。由于他的認真細致,在他職業生涯中沒有出錯,贏得國家首腦信任,一路升到了宰相。

生活方面,曲江先生十分講究,衣服必須整潔干凈大方,發型必須整整齊齊,規規矩矩。人本身長得帥,又這么注重穿著,皇帝看見也是賞心悅目。

那時候,官員上朝議事,手里都要拿塊象笏。不用時,就把象笏往腰里一別,這個動作十分不講究,有點像鄉野村夫插煙袋的動作。曲江先生這樣講求風度的人可不會做這樣有損斯文的動作,他讓仆人做了一個很精致的袋子,專門用來放象笏。每次上朝,就由仆人提著象笏袋子。后面,這種優雅得體的禮儀,被歷代作為標桿沿用。

正因為曲江先生風度翩翩,舉止優雅,以至于后面皇帝每次選宰相都要問一句:舉止風度比得上曲江先生嗎?

去油膩法則五:不做憤青,拒絕鍵盤俠

曲江先生是這個大唐王朝最后一位賢相,當初他曾一眼看出外官有反意,多次建議皇帝殺掉這名外官,可是皇帝喜歡裝大度,裝圣君,結果后面這位外官,掀了皇帝的老巢,自己倉惶逃到四川,那天晚上皇帝望著四川的月亮,哭著想起了已經離世的曲江先生,追悔莫及。

如此完美的人,肯定會招人妒忌,是的,后面曲江先生被小人彈劾、離間,走出了權利中央,下放到了荊州。但面對小人的排擠,曲江先生不失大度,給這位小人發了個短信,短信內容就是我沒有那個心思和你爭。

歸燕詩

海燕歲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下放荊州之后,曲江先生,沒有抱怨,沒有憤青,他能做的都做了,也無怨無悔,不求別人贊譽,只求問心無愧。他老了,每到晚上都會回想這一生的坎坷起伏,因此寫下許多著名詩句,如:

感遇十二首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在荊州的時候,曲江先生,不忘初心,在崗位上仍然日夜操勞,這時候遠在塞北出差的王維,想起了恩師的境遇,多次寫詩安慰,曲江先生也都寫詩回復。

《寄荊州張丞相》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曲江先生回信:

《答王維》

荊門憐野雁,湘水斷飛鴻。

知己如相憶,南湖一片風。

除此之外,曲江先生還把一生沒有當過官的孟浩然拉到身邊滿足了他的官癮,期間王昌齡也慕名而來,國家不幸詩家幸,一代賢相的隕落,雖直接為后面的安史之亂埋下伏筆,但,在荊州的這一段時光,幾位劃時空的偉大詩人相聚一起,造就了一場場的文壇盛況。

這位曲江先生就是唐代開元盛世最后一位賢相、一代文壇領袖、帥氣的氣質大叔張九齡。

一位才堪用世,終身目光如炬公平正直的宰相,一位唯才是舉提攜后生的盛唐文壇宗主,一位“語清省”詩文如黃鐘之律的大詩人,一位舉止優雅,氣度不凡的儒雅真君子。我們唯萬世景仰之。

其他網友回答

《芳草述評》

張九齡是我大中華史上唐朝有名宰相。他幾十年如一日,愛國愛民愛軍,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著有千古留傳的著名的有關如何治國,治軍,愛民的《千秋金鑒》等許多名著文章和詩詞。因此,無論他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善良,和思想品德都受到廣為人知和擁載。所以著名的詩人杜甫,李白等很多名人墨客對他的擁載和贊賞。

其他網友回答

九齡有相唐的履歷,因此他的詩首先體現在大度恢宏,所謂“宰相肚里能撐船”。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至今讓人讀起來感覺磅礴大氣,備受稱頌的《春江花月夜》整篇也沒有如此點睛之筆,與杜工部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次他的詩體現了士大夫一族的操守,不狂妄自大、自矜而胸懷錦繡?!安菽居斜拘?,何求美人折”這句傳世的名句并非自怨自艾,而是一種自信與虛懷若谷,蕩滌了多少庸俗的氣息。話說“詩以言志”,張九齡的詩大開大合、大儒大雅,是為相國之詩、九卿之詞,繪江山于字里、描人生于行間,大贊!

其他網友回答

杜甫,王維都崇拜的詩人,你說該如何評價~

版權聲明
午夜福音 知乎